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推进一流应用型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学内涵建设,培育并获得2-4个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提升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和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学校“2025行动计划”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1)新增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项,其中二等奖以上至少1项;

(2)发表高水平教研教改论文15篇以上;

(3)获得省级以上教研教改、高校质量工程等项目4项以上。

主要措施:

(1)强化教学团队和课程团队建设。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是一项群众性团体活动,以连续多年承担该课程教学任务和承担市级以上教研教改课题教师为团队负责人,其他中青年教师加入教学团队或课程团队成为教学研究的骨干力量。推行集体备课、一门课程一份教案,由团队负责人把好教学质量关,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提升自身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在本专业推广高峰老师领衔的《无机化学》校级优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模式。

(2)推行合班理论授课、分班小组讨论新模式。根据专业课程特点,由团队负责人制定授课教案,对课程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更新适应科技和专业发展的技术原理,并亲自大班讲授理论知识,团队成员分班模块化、专题化进行研讨课或翻转课堂。

(3)建立教学研究激励机制。在学院改革实行以团队为单位进行考核,每年对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对表现优秀的教师和团队进行表彰和奖励。团队内部实行“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即团队负责人未完成团队建设任务或团队内评价较差的,可由团队其他成员竞聘取代,而对于学生和团队内其他成员普遍评价较差的教师,由团队投票后不继续纳入该团队。

(4)设立专项资金助力教学成果申报。针对本专业教学相关成果积累较弱、凝练不足的现状,学院层面将以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设立教学教育专项基金,重点扶持有希望、有实力的个人或团队,在近几年着力申报各级别教学成果奖、教学团队等项目,为专业长远发展提供动力与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