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群概况

环境工程专业(含卓越班)

(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省优势重点学科、省特色专业)

专业简介

环境工程专业200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5年被遴选为学校重点学科,同时进入一本专业招生,依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设立校级环境工程卓越计划班。2016年环境工程学科被遴选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017年环境工程专业获得省级特色专业立项,2018年获批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2019年开始招收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19年,环境工程专业入选广东省首批一流专业建设点。环境工程领域紧扣区域发展需求,重点培养污废水深度处理及资源化、流域水污染生态修复,环境功能材料和全过程污染防治等工程技术人才。

目前拥有专业教师65人,其中正高职称13人、副高职称20人、博士64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特聘)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德国洪堡学者1人。拥有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6个东莞市重点实验室,2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环境工程专业知识、能够承担社会责任、具有创新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具有环保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在环境科学与工程或与之相关的领域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与科技管理的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环境工程专业分层次和系统优化的理论教学体系

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必须达到德育培养目标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要求,修满规定学分的必修课、选修课及所有实践性教学环节,获得总学分170.5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28.5学分(含课内实践)、集中实践教学27学分、课外学分15学分,方能毕业。卓越计划班学生需获得183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39学分(含课内实践)、集中实践教学29学分、课外学分15学分。

毕业要求:

C1.具备扎实的工程专业知识:掌握数学、自然科学、环境工程基础与专业知识,能够运用其理论和方法解决环境“三废治理”中的设计、运行和管理等复杂工程问题;

C2.分析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综合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知识,并通过文献调研、环境监测、科学试验等手段,识别、分析和表达复杂环境工程问题,化繁为简并获得有效结论;

C3.设计及开发解决方案的能力:具备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制定有效解决方案的能力,设计和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工程方案、工艺流程或技术改造,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C4.调查研究问题的能力:了解环境工程学科前沿发展动向,具备采用科学方法研究工程问题的能力,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C5.熟练应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C6.作为工程师与社会的合作与互动能力:能够基于环境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理解应承担的责任,并能够采取合理的技术手段降低或避免其不利影响;

C7.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在工作中能够将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理念融入到工程实践中,能有效评价人类生产活动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C8.良好的道德操守: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C9.团队协作能力:具有一定组织、协调和管理的团队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C10.沟通交流的能力:能够就复杂环境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C11.项目管理能力:具备工程项目的管理能力,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工程实践中应用;

C12. 终身学习的能力: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积极应对社会和技术的进步,更新自身知识体系结构,与时俱进。

核心课程

课程地图

教学条件

环境工程学科拥有先进的教学研究平台,现有广东省基础化学实验示范中心;广东省废水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高校化工清洁生产与绿色化学品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等4个省级工程中心;以及东莞市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东莞市大气复合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等6个市级重点实验室,材料/环境基础实验室2个,环境工程实验室5个,配备有总值6000多万元的先进教学、研究实验仪器设备,提供了坚实的教学科研支撑条件;与中国建材投资有限公司、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和北京博力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中心”。

本专业相关实验室有无机化学实验室、分析化学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物理化学实验室、环境工程原理实验室、仪器分析实验室、环境微生物实验室、专业综合实训实验室、毕业设计(论文)研究实验室、精密仪器分析实验室、联合实验室(项目实训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室。以期能提供有利于师生良性互动及学生发展专业的环境。

另外,为了鼓励专业学生继续深造,特将12E107作为本学院学生考研复习专用室,帮助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复习交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