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与修复研究团队
水污染控制与修复研究团队依托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学院建设,成立于2019年4月,目前研究人员14人,高级职称3人,讲师11人,全部为博士。团队负责人李衍亮,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担任环建学院院长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东莞市特色人才,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团队紧密结合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需求,利用东莞及松山湖处于“三区”叠加核心区域优势,积极开展环境污染研究、防治与修复技术创新、集成及示范,为流域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水环境中有毒有害污染物的识别与痕量污染物分析,研究污染物在环境多界面的迁移转化规律;
(2)环境污染物的生态毒理研究,确定区域水环境主要致毒因子,开展污染物控制技术研究;
(3)抗生素与抗性基因研究及其水环境生态风险评价;
(4)新型生物炭与高效降解菌耦合关键技术及其在复合污染场地修复和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前团队成员主持及参与国家、省、市级项目28项,发表论文129篇,申报相关专利52项。团队成员获得2019年度环境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李衍亮、吕小梅)和2019年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奖优秀奖(徐剑晖、吕小梅)各1项。团队发挥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方向的特长,在污染物识别、生物可利用性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未来将针对流域抗性基因污染引起耐药细菌等新型环境问题,研发基于城市废弃物及生态环境问题的新型环保处理技术,为大湾区水污染治理贡献力量。
图1 毒理实验自动换水装置
图2 新型生物炭的微观结构及元素组成